第(2/3)页 乐毅笑着看着两个小辈,点了点头。 “是啊。” 一夜商谈,乐毅对李牧这个赵国默默无名的后辈的军事素养极其欣赏,认为他完全有能力在未来成为一代名将。 而对柳河,虽然柳河并没有李牧那样的军事素养,也没怎么说话,但是他的想象力天马行空,话虽然不多,但是每句话都出人意料,又让人茅塞顿开。 最重要的是,他提出的计划,几乎是在眼下如此不利的局面下转危为安,甚至反败为胜的关键。 “好了,上将军,咱俩赶紧休息休息,接下来,咱们这两把老骨头,还能派的上用场呢。” 秦赵两国围绕上党展开的争夺战已经进行了将近三年,而在长平的这场战役,更是这场战争的高潮。 两国投入了国内几乎所有的兵力,准备在这儿分出高下胜负。 几天之后,在廉颇、乐毅和李牧的亲自安排下,赵国的防御部署,开始慢慢的发生了改变。 这种改变虽然细微,但是怎么逃的过白起的眼睛。 “听说赵括又被换下去了?”他眯着眼睛问旁边的王龁。 王龁点了点头。 “使者发回的消息,不光廉颇回来,封于观津的乐毅也来了。” “对面有高人啊。” 见到秦国的反间计被对面识破,而且增派了将领,白起悠然一叹。 不知为何,他的脑海中,浮现出了那天赵军派来的使者。 “太年轻了,怎么可能是他呢?”他笑了笑,接着又想起了柳河对他说的那两句话。 “传令下去,明天派两万军队,攻击赵军壁垒。” 王龁领命。 第二天早晨,秦军吃完早饭,两个万人队浩浩荡荡的朝着赵军最前面的壁垒冲去。 重步兵在前,轻步兵护住两翼,弓弩手在中间,军阵严整,杀气冲天。 “白起终于忍不住了。” 廉颇收到消息,点了点头。 长期耗下去,后勤线更短的赵军无疑是占优势的。 这也是为什么在前期赵国战事不利的情况下,廉颇仅仅用一招固守,就引得秦国不得不使用了盘外招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