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这些贱民,整天就知道开荒种地,挖的连路都没有了,还让人怎么走啊。” 这才吃了几天饱饭啊,就开始嫌弃种地的?这才认识了几个字啊,就觉得自己高高在上,别人都是贱民啦? 也别去打什么猎,放什么风了,刘汉少直接带队返回学校,并且立即召开全校大会,当众用竹板打了那个副中队长和中队长的屁屁,一起受罚的还有他们的老大,五道杠文聘。又教给了他们一首诗: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要求全校学生,当天必须会写、会背,谁学不会就不许吃饭。如此还不算完,同时增立校规,以后大班的学生,农忙时节要下地干活。当然,在后来讲解这首诗的时候,刘汉少没敢向娃娃们透露“锄禾”与“当午”的超友谊关系。 此举得到大家一致赞赏,就连背头哥蔡邕也之乎者也,咿咿呀呀地将刘汉少好一通夸。哦……人家现在又能梳小辫了。但是刘汉少很郁闷,甚至是很沮丧,自己费劲巴拉,没日没夜地想把这些娃娃们培养成三好少年,四有青年,结果却发现,好像什么都是乱哄哄一团糟。虽然自己教他们汉语拼音,标点符号和简体字,把阿拉伯数字当成“汉数小写”来教他们加减乘除,甚至还让匠人做了古代计算机……算盘,好让他们一边有兴趣玩,一边又能够学习,可是他们最多也只是达到一个扫盲班的水准,往后还能教他们什么呢? 需要有更完善的系统,需要有更适合的教材,最主要的是,需要有更新的观念。这也是刘汉少忌讳蔡邕的原因,怕他教出一群只会之乎者也的名士,但是自己又能够教给他们什么呢?别说刘汉少玩不转,就连前生后世,教育也一直像杀马特,被人指指点点,又自诩时尚。 自己只是哄着臭儿子玩过,想当好一个校长,实在太难了。也许汉朝娃还是得他们汉朝的先生去教,自己只能在旁边看着,哪里觉得不合适,提醒一下,改动改动…… ………… 刘汉少正在“失魂”,史老道忽然急匆匆走了进来,神色凝重地说:“汉少,刚刚得到消息,王美人诞下一位皇子。” “哦?” 刘协出生了? 算一算时间,还真是的。现在应该是公元181年,自己穿到他们汉朝都一年半了,如果牵头拽尾地算,可就是三年啊。这一年不单只有刘协出生,还有那位智多近妖的诸葛先生。 粗话的,历史的接班人都来了,自己还一天到晚的瞎折腾,怎么样才能不退休呢? 看到刘汉少发呆,史老道走进一步,悄声问:“汉少,我们要不要……” 刘汉少倏然心惊,仿佛越来越看不懂史老道。他明白史老道的心思,一心想要自己登上皇位,也明白那半句话里的意思,谁有可能妨碍自己,就铲除谁。说到底,史老道所做的好像都是为了自己好,他只是不明白,为什么修道之人,也可以如此心狠,连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都不放过。难道他是王重阳,造反不成才当了假道士? 如果不是还有点未卜先知的本事,能装神弄鬼地忽悠住史老道,刘汉少一定离这种人远远的,不然怕自己死都不知道是咋死的。 朝着史老道招招手,等他俯身过来,刘汉少才在他耳边说:“他叫刘协,是我的皇弟。” 第(3/3)页